一屋子人正在研究高希什么时候识的字,高希和平安已经走进了院子。

    高宝远远地看到高希,厉声喝道:”你做的好事!”

    高希赶紧低了头,快步进了客堂,乖乖地跪下,平安也跟着跪下。

    “你说,让你去卖个布,怎么就闹得人家布庄没法做生意了?”高宝生气地问道。

    “那家掌柜和丁嫂串通,用短尺坑人,儿子只是揭露了真相。”高希语气平静地辩解。

    “是啊,是啊,老爷,好些客人以前也被骗了不知情,当时都要店家退货赔钱呢!”平安显然情绪兴奋,有高希这样有勇有谋的主子,能为李记布行的客人、供货的织户们讨个公道,他与有荣焉。

    “你跟着他,不劝着点,还跟着他闹?”高宝责问道,平安连忙又低下了头。

    胡老秀才双手握着在拐杖的把手上,听了高宝的话,他将拐杖轻跺了一下,表示不认同。

    “宝兄弟啊,奸商狡猾、损人利己,难道知道被坑了,还要任由他们一直欺负不成?希哥儿没错!”他语气坚定,还用极欣赏地眼神望着高希,就像十八年来他一直坚信高希病会好一样。

    胡老秀才是村里唯一的知识分子,他发表的意见,当然要听一听,高宝没再斥责儿子。

    平安机灵地将卖布的钱,交到了高刘氏的手上:“太太,这是今天卖布的钱!”

    “哟,太太,三钱银子,这要比以前多多了!”静香先在一旁兴奋地叫了起来。

    “是啊,后来少爷到了一家叫锦绣布行的店,还和掌柜说了好些话。那张掌柜极欣赏我家少爷呢!”平安又兴奋起来,插上了话。

    “住嘴!还欣赏呢…卖了几匹布,闹出这些事,得罪了丁嫂。以后布怎么卖,怎么在村里做人…”高宝厉声教训着,正准备一路发挥下去…

    “今后我家的布,都可以卖给锦绣布行,张掌柜已经应下了。”高希打断了父亲的话,但语气平静,声音也不大,似乎在说一件很平常的事。

    “啊?”众人听了,皆是一惊。

    “我们家的布,以后锦绣布行都要了?”高宝忘了教训儿子,睁圆了眼睛,哪里敢相信。

    “对啊,不光我家的布要了,全村今后织的布,锦绣布行也都要了。”‘

    什么?!在场的人都倒吸了一口气,这小子是不是又疯了?肯定疯了!

    “希哥儿,你说说是怎么回事儿?”这回胡老秀才却很沉着,他的花白山羊胡子没有抖动。

    于是,高希备细说了一遍,听得在场之人均一愣一愣地。

    什么规模收购,什么收销定产,什么预付定金,这些古怪新奇的想法,这疯小子是怎么想出来的!

    “阿弟,起来吧。”高希为村里的织户们办了一件好事,高罕趁着父亲脸色缓和了许多,赶紧让高希起身。

    “爸,照阿弟这么说,我们家那几块地可以不卖了吧!”高罕提醒自己的父亲。

    高宝还沉浸在突然的惊喜中,尚未回过神,一边的高刘氏听了大儿子的话一下子激动地哽咽起来:“对啊,老爷,现在布可以多织些,都能卖掉,还能提前收到订金,希儿的病也见好,不用再花钱了,这几块地不用卖了!”

    高宝听了这话,心头一松,祖上的家产终于保住了。

    看着老妻泪眼婆娑,他自己也不免双眼含泪,紧呡双唇、喉头抖动,一时无话可说了。

    一片煽情的气氛中,胡老秀才却抓住了这个“冷场”的空档,想起来今天所为何来,他要说自己的正事了:“我听说,你今天在布行里背了大明律了?”

    “是啊!那李掌柜用短尺骗人,不正是犯了大明律吗?”高希轻描淡写地反问。

    “来,这个你看看,是什么?”说着,胡老秀才从袖筒里掏出一本书来。

    “这是御制大明律啊!”高希瞥了一眼封面。

    高宝和高刘氏,看看胡老秀才,又齐刷刷地转过头看看大儿子高罕,意思是问:你好歹在村塾里读了几天书,对不对?

    只见高罕半张着嘴,满脸惊讶,同时向父母点了点头。

    “你认得字?”胡老秀才有些激动。

    “认得几个,还认不全。自从上回蒙老先生救治后,在家养病,有空就翻了翻阿哥的书,自学了几个字。”

    “你,自学,还读过大明律?”胡老秀才太激动了。

    “以前…读过”,高希轻声从唇间挤出几个字,只不过这个“以前”是指前世。

    “好些字认不全,还望老先生教我。”这是真话,前世高希研究的是简体版的大明律。如果现在让他读面前这本繁体版的大明律,里面许多字如果不联系上下文,真猜不出是什么字。

    “好好好,此子有慧根,有慧根啊!你可愿意做我的学生,跟我读书?”

    这回是高宝、高刘氏和高罕三人,齐刷刷地扭头看向胡老秀才:“您老这是?”脑回路有点长,大家还没反应过来。

    以前人家说胡老秀才是不务正业,这位老秀才倒也不以为然!

    中国科举制度录取率太低,要想一路顺利考上去,走上仕途,当真是凤毛麟角。

    大量屡试不第的秀才回到故乡,除了教书、当师爷,也有做生意、代人写信、算命测字的。

    像胡老秀才这种粗通医术,偶尔客串一下给人看病的,也不乏其人。

    只是胡老秀才是一个奇葩,他很执著,高希这种生来痴傻的病人,他也敢治,胆真肥!

    而他的本职是教书匠,教书这么多年,别说秀才,学生里连通过县试的都没有,难怪被人家嘲笑。

    所以,这胡老秀才心里,气啊!

    气别人认为他治不好高希的病,但怎么样,高希的病治好了!

    气别人笑他教不出好学生。现在,就像他十几年来坚定信心,能治好高希的病一样,他也坚定地认为,高希是千里马!

    如今,胡老秀才要收一个曾经的疯子、一个十八岁开蒙的高龄弟子,让他能考取功名。

    胡老秀才要证明,他这辈子功名虽已无望,但也能教出好学生,看看到底谁是疯子!

    这就是胡老秀才,最真实的想法。

    “希儿,还不给快给胡老先生磕头。”高宝和高刘氏都激动起来,早忘了要跟高希算今天大闹布庄的账了。

    这丁家村人虽多,但识字的人却极少。

    虽然像胡老秀才这样的穷秀才,只是学业等级上的末流,但在明代,哦不,在中国两千余年的封建时代里,都绝对算得上是知识分子了。

    新中国成立已历七十余载,义务教育的普及,令文盲几近绝迹。是个人就认字,司空见惯,也被视作理所当然。而新中国成立时,旧中国留下来的是国民文盲率高达80的惨状,可想而之中国历朝历代的文盲现象有多普遍了。

    明朝已经是历代识字率最高的封建朝代了,但也不会超过10。

    小官镇所在的华亭县虽然地处江南,文人才子辈出,但普通民众的识字率仍旧很低,更别说是在偏僻的乡下。

    胡老秀才虽然落破,却从未主动收过学生。在胡老秀才看来,他在村塾坐馆教书,只是为了谋生罢了。主动提出收弟子,这是破天荒头一遭!

    高希未曾读书就能自学认字,还能智斗无良商家,为村里人解决生计问题,这绝非普通孩子能办到的。

    胡老秀才是老了,但不是老糊涂。他心里明白着呢:高希,是个好苗子!收到这样的好弟子,他是赚了。

    没有伯乐,就没有千里马。但没有千里马让有缘人去辨认,谁又可以成就伯乐的美名呢!

    “这弟子将来若有大成,我这开蒙老师,亦能名垂青史了!”

    他越想越得意:“哈哈哈,这几日你就来学堂读书吧!”

    “好好好,改日便让他去学堂正式拜师!”高刘氏心花怒放,真心诚意要留老秀才吃晚饭。

    “哈哈哈,罢了,罢了!得此一子,还吃什么饭!”他一面走,一面回头看高希,越看越喜欢,步伐也越发飘飘然起来,居然又扔掉了拐杖。

    “先生,先生,您的拐杖!”平安拾起拐杖追了过去。

    “先生,您别急。“

    “先生,当心头!“

    只听到“咚“的一声响,”哦哟~~“胡老秀才的头,再次狠狠地撞在了门框上。

    撞得不轻!

    

    (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

章节目录

明皇子高爔传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,笔趣阁只为原作者云间士的小说进行宣传。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6章 得此一子,还吃什么饭?-大明天子朱高煦,明皇子高爔传,笔趣阁并收藏明皇子高爔传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